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创新团队在水网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发及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研发的 “水网区稻田肥-水-秸绿色管控与碳氮磷协同减排技术”入选2025年江苏省农业主推技术,并发布江苏省地方标准《农田生态化建设与管护规范DB32/T 5042-2025》。
为解决水网区稻田水分管理粗放、施肥不精准以及秸秆全量还田带来的N、P及COD流失风险和甲烷排放增加等负面环境影响,重点研发了稻田分区分类的化肥精准减施控损技术、精准节灌控排技、秸秆深还技术为核心,配套农田尾水回用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等,形成了水网区肥-水-秸绿色管控与碳氮磷协同减排技术,实现了粮食生产与面源污染削减的双赢。该技术可在全省稻田推广应用,特别是太湖流域、淮河流域、沿江沿海流域等对水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区域。
为了进一步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排放,团队重点研发了炭基和矿基绿色低成本吸氮除磷材料,对排水中的养分进行拦截并作为土壤/堆肥调理剂资源化利用,形成的材料-植物-微生物协同强化净化生态沟渠的氮磷拦截效果可达70%以上。同时,团队与河海大学、中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研发了农田智慧排水口、智慧闸门等智能管控装备,为农田退水的循环利用提供了装备支撑。在此基础上,结合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和排灌单元尺度的尾水循环利用,发布了省地方标准《农田生态化建设与管护规范》,为技术成果的落地应用及长效发挥提供了规范指导。
标准网址链接:http://scjgj.jiangsu.gov.cn/art/2025/2/21/art_78963_11496897.html
主推技术链接:https://nynct.jiangsu.gov.cn/art/2024/7/5/art_11977_11404010.html